大家好,我是Paymier 虚拟卡的伟哥,最近忙于出差,很久没有发文了,今天有点时间伟哥今天专门来讲一下VCC虚拟信用卡,其实网上有很多文章去讲虚拟信用卡,但大多都是营销性质比较重,也比较散。伟哥争取今天用一篇文章给您讲清楚什么是虚拟信用卡,它的特点有那些?主要用途是什么?国内外有那些知名的开卡平台,以及大概价格范围。疏漏之处难免,希望各位看完多少能有点收获。
1.什么是虚拟信用卡?
虚拟信用卡,顾名思义就是虚拟的信用卡,英文全称是:Virtual credit card ,简称VCC 。
虚拟信用卡对应的是实体信用卡,相信不少人都有不止一张实体信用卡,实体信用卡主要在
线下消费,比如它可以直接在POS消费,也可以通过绑定微信、支付宝、Apple Pay等钱包消费。
而随着网购的兴起以及逐渐复杂的用卡环境和灵活的用卡需求,消费者对用卡的安全逐渐重视,
因此诞生了虚拟信用卡。虚拟信用卡没有实体但是与实体信用卡相同,有自己的卡号、有效期和安全码,
主要用于线上交易,通过各种交易限定,可以有效的保护持卡人的信息和资金安全。
2.虚拟信用卡包括哪些种类,都有那些特点?
虚拟信用卡的发行通常是基于消费者的银行账户,也就是消费者要先在银行有基础的物理账户。
然后基于物理账户去开通不同类型的虚拟信用卡,虚拟信用卡信用额度需要根据需要由客户自己设定。
按类型分,虚拟信用卡分为:共享卡和常规卡
共享卡就是多张卡可以共享一个预设定的额度(单卡可以超出预定额度,但是不能超出设定总额),便于总体资金控制。
常规卡就是单张卡单独额度控制,不能超出限额使用。
按使用次数,可分为:单次卡和多次卡
单词卡顾名思义就是,只用一次,不允许再次充值。
多次卡就是可以多次使用,多次充值。
按账户类型可分为:信用卡和借记卡
根据以上分类,可以看成虚拟信用卡的一些特点:
(1)虚拟的,脱离了物理卡的成本和地域限制,因此可以支持批量无限开卡。说白了不就是一串数字代码吗?
(2)虚拟的,每次生成卡片可以根据需求,设定不同的持卡人和账单地址信息等,不用囿于实体卡的账单地址限制。
(3)共享卡,可以便于公司进行资金管控,在可控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更多场景的应用(预算固定,不同卡可以安排不同场景消费)。
(4)常规卡、单次卡,可以最大可能的保护持卡人的信息安全和隐私问题,即便卡被盗刷,影响也极其有限。
(5)多次卡,可以反复充值,意味着它可以作为一张普通信用卡长期使用(有效期内)。
至于是信用卡和借记卡,实际使用的时候影响并不大,比较取决于收款方的通道。
3.虚拟信用卡有哪些用途呢?
上面我们有提到虚拟信用卡的一些特点,其实它的用途大多也是基于它的特点而应用。
因为可以无限开卡,因此虚拟信用卡广泛用于需要批量用卡且互不关联的地方。
以下举一些应用场景,可能不全,其他的大家可以根据虚拟卡的特点去发挥:
(1)其实一开始虚拟卡是用作费控卡来用的,
在员工层面,可以给每个员工开一张费用卡,出差的时候员工一切消费
都基于卡来进行,这样等出差回来之后,员工只需要提供发票等文件即可,完全不用垫资和报销了。
在业务层面,可以基于公司不同业务消费场景,开设不同卡,这样就可以做到专卡专用,
方便公司监控每种业务花销。
(2)航旅类应用
其实伟哥第一次知道虚拟信用卡就是通过航旅类业务知道的,而且航旅类业务是虚拟信用卡用量最大的业务之一。
第一,虚拟信用卡可以作为结算卡使用。比如全球旅游预定平台Booking,他们的供应商来自全球各地,
因此给商户结算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,他们就是通过发行虚拟信用卡的形式给商户结算。
商户收到卡后,可以找合作银行或者支付公司刷出来。
第二,很多票务公司、旅行社通过虚拟卡抢购机票
第三,消费者出国旅游,通过虚拟卡订购机票和酒店(全球各大卡机构都有发行虚拟卡)。
(3)海淘、代购
海淘批量抢货最容易发生被砍单的问题,大部分都是因为信用卡被拒付导致的有些平台不支持非本地信用卡,
这个时候就需要美国虚拟卡来帮助我们完成购物,能够大大的降低被砍单的几率。
同时基于虚拟信用卡的无限发卡特性,也完美适合海量账号抢货使用,完美避免关联。
PS:海淘用虚拟信用卡的同时,结合有折扣的礼品卡,利润会更高。
(4)海外广告扣费
Facebook批量个户绑卡跑广告、亚马逊CPC、Google、Tiktok 广告等直接绑定虚拟卡进行扣费,这些是目前主流的用途。
(5)海外店铺批量注册、测评、推广
亚马逊店铺批量注册付店租、StockX(绿X)店铺批量注册验证,亚马逊测评、ebay、Lazada、虾皮店群营销等虚拟卡都少不了。
(6)Telegram会员代开,ChatGPT代充等业务。
(7)亚马逊云服务、甲骨文云服务等批量试用薅羊毛业务(不建议这么操作)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人用虚拟卡做一些买退的业务,严重干扰了发卡银行的正常运作,伟哥作为一个从业者
非常鄙视这种短视的行为,希望大家都能把精力放在正处,这样格局才能远大。
总体来说,虚拟卡可以应用场景非常多,伟哥只能抛砖引玉,其他更多场景,大家可以发挥想象。
4.目前虚拟信用卡开卡平台情况是怎么样的?
从大的方面来说,国内商户虚拟信用卡来源主要分以下三大类:
1.海外银行开户,自己开卡或出租开卡账户
目前主流的发卡银行主要集中在美国,而且成本也最好。实力大的公司或者在海外有人头可以开户的公司,都是自己
开卡。也有人开子账号出租给别人使用。除了一些重量型银行(Capital One、Wells Fargo等),
一般的开卡银行集中在一些互联网银行,因为外国人开户更容易一些。这些银行主要包括Brex、Divvy(Bill)、Mercury水星银行等。
能与这类海外银行合作的商户属于少数,需要有极强的信息渠道。
2.与国内一类发卡机构合作,开卡
这里说的一类发卡机构,主要是指有发卡资质的支付机构,国内主要的有携程、空中云汇、富友等大的机构。
当然像乒乓、连连、万里汇、Skyee、光子易、寻汇、趣比汇等这些结构也勉强可以算到这里。他们都有自己独有的卡段和卡来源渠道,并且各有侧重。
携程就根据自己航旅类的优势,几乎占据了航旅类客户的大半江山。其他发卡机构都只能在平台CPC、FB广告等行业找找存在感。
一般中大型商户更多的都是与这个类型的机构合作。
3.聚合类开卡平台合作
因为信息和渠道能力有限,大多数商户都是同各类聚合卡台合作。这类卡台遍地开花,这里简单说一些比较主流的吧。
NOBE、FOMEPay、vcc.agency、Dupay、PST、VCC-PAY以及最近比较火的桃子熊等等。这里没有打广告的嫌疑,
而且伟哥也不推荐任何一个卡台,仅仅是因为文章写到这里而已,大家自行判断。
伟哥自己的虚拟信用卡卡台,也属于这一类,主要是服务自己电商类客户。
5.虚拟信用卡的收费方式和价格参考。
说虚拟信用卡价格之前,我要先说一下,目前各个卡台的信用卡发卡国家主要集中在:美国、英国、香港、新加坡等主流金融国家和地区,当然也有其他
非主流国家,我们就不主要讨论了。
虚拟信用卡主要收费项有以下几种(这也是卡台的利润来源):充值费、充值手续费、开卡费、月费、验证费、网关费、小额费、跨境手续费、
退款手续费、汇率差价、拒付超标罚金、返点等费用和收益。不同类型的合作方式有不同的收费标准,以下大概说一下各类型合作机构的大概收费标准。
海外银行直接开户合作:
充值费、充值手续费、汇率差:一般需要存美金进去,这里面的损耗需要商户自己解决。
开卡费:免
月费:免
验证费、网关费、跨境手续费、退款手续费:免
返点:0-5%之间,一般在2%左右
所以有实力或者信息透彻的商家都会直连海外银行,不但能够满足需求还能有返点。
同样的,既然海外银行这么好,为什么大家都不用呢?一是要求较高(需要本地公司,本地账户、SSN、EIN等)
二是银行会经常对交易进行问询,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去应对,这不是一般商户可以搞定的。
所以大多数人只能望卡兴叹。
国内一类发卡机构合作:
充值费:0-1%不等
充值手续费:根据充值方式不同,价格不同。VA账户和美金 +0.1-0.3%不等 ,U+0.5%,。因为国内资金来源繁杂,一般发卡机构都不敢收RMB。
开卡费:0.5-1美金不等
月费:0-0.2美金不等
验证费、网关费、小额费:0-0.5美金不等
跨境手续费:0-1%不等
退款手续费:免
汇率差价:实时汇率
拒付超标罚金:一般拒付要求15-30%以内,超过部分会有额外罚金
返点:0-2%不等,根据交易量情况返。
聚合类开卡平台合作:
充值费:0-5%不等
充值手续费:根据充值方式不同,价格不同。一般微信支付宝+1.5% ,U+1%,VA账户和美金则不加。因为国内资金来源繁杂,除熟人,一般都不敢收RMB。
开卡费:0.5-100美金不等,很多卡台以各种名义收开卡费,大概是信息差的缘故。
月费:0-1美金不等
验证费、网关费、小额费:0-0.5美金不等
跨境手续费:0-1%(最低0.5)不等
汇率差价:0-5%不等,总体来说有些汇率较差
拒付超标罚金:不详,大概率会销卡。
退款手续费:3-5%,更离谱的有15%的,可能针对特定业务。
返点:不存在的,想啥呢
这些东西都是比较普遍的情况,也不能覆盖所有,写出来供大家参考而已。
6.虚拟信用卡面临的挑战
在经历了22年和23年的爆发之后,虚拟信用卡行业也已经到了竞争白热化的程度,行业赚钱越来越难。
其实刚开始的时候,虚拟信用卡是非常好用的,开卡和使用都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费用,各个网站也都非常好用。
但是聪明的国人很快就给了发卡公司天大的教训,甚至有些小的发卡公司都差点破产。各种云服的羊毛越来越难薅,
FB的绑卡也不是每个卡头都可以过,paypal、stripe、亚马逊的风控也越来越强。
因为开个虚拟卡聚合平台越来越简单,几乎每个跨境收款相关的公司都可以提供类似的服务。
FB的风控越来越严格,个户很难坚持很长时间,商户又转向了更稳定的企业户。
ChatGPT能用的卡头越来越少,发卡公司不得不提供更多的新卡头。
总之虚拟信用卡行业发展到现在,虽然不能说颓势尽显,但是也只是一个鸡肋业务罢了。
各个公司的从业者在微信和QQ群里面碰头,但是就是见不到一个客户。
几万个消费者在不同的电报群里面用着开卡费几十美金的卡,还乐此不疲,这也让我看到了一丝曙光。
只要有信息差在,虚拟信用卡或许还能做一点什么。
好了,今天啰嗦啦好多,就写到这里吧,我是你们的伟哥,一个从事支付行业15年,重新在VCC赛道创业的小角色,
希望这些东西对大家有所帮助,再见!
评论